回應使命書之三:聖經開啟、生命改變,一個以人為本的「尋根運動」(張楊淑儀女士)

六月十七日出席了「回應《共融與重建 – 香港教會使命》牧函」交流會,感動於在忙碌的牧職事奉中,有十六位日理萬機的教牧願意為時代出力,擬下了《使命書》,希望不論教會、機構,均能同心「靜中等候,分辨這個時代」、「集體守望,為這城市哀哭」、「樂被差遣,共建爾國爾城」。作為一個在前線推動讀經的福音機構的負責人,我認為有回應這份使命書的義務。

前閱《信念書》與今讀《使命書》,同樣幫助我更肯定在讀經會事奉的價值。按照聖經的指引,向所有年齡人士闡釋真理、幫助所有年齡信徒每天讀神的話、以致他們被引導至能夠建立個人對基督耶穌的信心,使他們無論在基督徒品格、生命見證、或對耶穌基督的委身上得著激勵和引導之後,將來能夠在教會及社會上都成為一個有力的見證是我們的信念和使命,這與《使命書》「以行動回應創造和救贖主的呼召,承擔文化和福音的使命,在這幽暗的世代,成為世上的光──與神同工,世建神的國度,同心重建這城」的信念,有異曲同工之妙!

學生時代,聽過一個這樣的比喻,有一個人發明了一樣東西,內裡可以載人,底部安裝四個輪、內在裝置了發動器後就可以啟動。他覺得這件東西可以幫助人去得快、走得遠、又省時,他就決定稱這為「汽車」!然而,「汽車」不滿足於主人的安排,它自行決定要自我倒轉、四輪朝天的以背在海上浮動、飄蕩。由於它如今車不是車、舟不是舟,已經發揮不到主人設計它時的原有功能,它也就感受不到「車」生的意義了。結果,這輛汽車活在非常迷惘和沮喪中。

先知阿摩司說:「人飢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摩八:11)以賽亞先知更清楚指出:「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賽三十:15) 一切問題卻顯於後面那句:「你們竟自不肯。」當時以色列人因不肯回轉,結果為亞述所蹂躪,為巴比倫所滅。《使命書》內提到的「心靈失連的年代」、「被動倚賴的年代」、「文明衝突的年代」、「全球解構的年代」,不也是由此而起嗎?

這是一個「尋根行動」,人心裡頭那個「空洞」,必須由創造主──人的根源來填補。人必須回轉到神面前專心倚靠祂,停止依靠自己,才可以得到安息;在安靜中信任神必工作,就必得到力量,有力量就有能力堅持信念、立場,那麼處身在甚麼環境中已經不再是問題了!

可惜,今日香港教會、牧者及信徒的忙碌程度已到了令人擔心的地步。不論在公、私都如此忙碌、個人空間極端缺乏的情況下,如果信徒不及早正視讀經生活,讓生命給神親自模造,小則自己的生命受到虧損,嚴重的更會拖垮整個教會!如果教會不及早正視信徒的生命質素,小則這個群體甚難牧養,嚴重起來,整間教會真理根基都會受到動搖!這樣,《使命書》內提到的:「生命結連」、「全民參與」、「文化共融」、「根基重建」等四項使命的實踐,又豈是幾個有負擔的機構、幾間有異象的教會、幾位有行動的教牧所能完成的大業呢?

我們定期開辦各種有關讀經、解經的課程,目的就是要讓信徒從研讀聖經中,從新發現創造他那位主的真諦,從而重建自己的信心!年初,天水圍發生了一件轟動香港的「殺妻滅門」倫常慘劇,天水圍有教會隨即與我們商討,可否協助他們舉辦親子讀經課程,以改善天水圍區的家庭問題。這是我們的服事被社區認同的一個例子!在剛過去的暑假,我們蒙多間教會牧者信任,差派青少年人來參與「暑期領袖訓練計劃」,學習研經及靈修的方法。你不會想到,這群屬「暴風」年齡的青少年人,竟肯屈膝下跪,學習彼此洗腳,這不是神話語改變生命的證據嗎?

聽說有一張頗難砌的雙面拼圖,正面是世界地圖,背面是人,砌這幅圖的竅門是,先砌好人的那面,一反轉,就是世界地圖了。一幅小小的拼圖,卻說明了一個大道理,只要管理好人類,世界就易辦事得多了!相信這是一個不需要討論的結論!

為此,教會及福音機構必須繼續努力,雖然未必一下子能令所有人都成為國家支柱、或社會內有影響力的人,但透過神的話,他們最少可以知道自己的使命和價值!我的信念是:如果能建立許多知道自己使命和價值的信徒,將他們加起來,就會有許多知道自己使命和價值的家庭;繼而會有更多知道自己使命和價值的社區、國家、以致世界!這不就是神創造天地時的原意嗎?

展望未來十年全球經濟也許仍會處不穩定,世界局面仍將歸為數更少的大國(例如美國,歐洲及在增強中的中國)所影響;資訊科技將繼續改變世界的傳遞和聯繫模式;人有更多的財富同時亦有更多的「窮乏」;有更多的醫學新知識但並非有更多人得醫癒;有更多娛樂設施卻更少的思想空間!

但,信心積極的信徒就是對抗這一切的最強硬武器!

「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又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林前十:4-5)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二:9)

(作者為香港讀經會總幹事,文章另刊載於二OO四年十月十七日之時代論壇第八九四期。)

發表者:hkacoadm

宗旨 >聯合本港各非牟利基督教機構; >促進彼此之合作; >關顧整體及個別機構的利益; >與教會同心合力,傳揚福音、建立信徒、服務社會。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